第160章 第 160 章(2 / 2)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廷派出来的这一行人中谁是主事人,虽然纯亲王身份最高,但是毕竟年龄摆在这儿,这位爷估计就是出来玩儿,可能连差事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想和朝廷打好关系,自然要从徐大人这儿下手,纯亲王那边就由那几个徽商闹腾去吧。
都说徽商喜欢投机取巧,看现在这情况,可见什么名声传出来都是有理由的。
没法和徐大人搭上话就去找纯亲王,找纯亲王干什么,哄小孩儿吗?
纯亲王今年年初才出宫开府,皇上心里估计还觉得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现在答应的再好也没用,等回到京城被皇上一教训,许下的好处全玩儿完。
到时候他们怎么办,还能去和皇上理论不成?
几个本地大商心照不宣的对了对眼神,清清嗓子端正坐姿,拿出他们最正经的姿态继续和老徐大人说话。
他们也不求老大人能给他们开后门,只求老大人提点他们几句,几句提点就足够,他们不是贪心的人。
小曹同学竖起耳朵听了几句那边的谈话,还是觉得他们王爷这边更有意思,太正经了不适合他,像小王爷这样和谁都能打成一团的才好玩。
隆禧一点也不担心他忽悠、啊不是、他一点也不担心他和在座各位好心人做好口头约定后会被他们家三哥给否掉,事关他们大清的国库,他的话很有分量很管用。
幸好他不知道在和老徐大人说话的那些人心里怎么想的,要是知道的话,今天这宴席十成十的开不下去。
他哥说出门在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哥说他闯祸了也没关系,总之不管他现在干什么,背后都有三个无条件支持他的好哥哥。
嘿,兄长这种生物的存在意义是什么,不就是为弟弟遮风挡雨背黑锅嘛。
一场宴席下来,所有人对今天的交际都很满意,尤其是纯亲王和那几个硬挤进来的徽州商人,出门的时候简直合不拢嘴。
曹寅一边笑一边和徐旭龄解释他们小王爷为什么乐呵成这样,说实话,如果这事儿能成,他觉得虽然不至于利在千秋,至少让子孙跟着受益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种事情涉及到的钱财不少,一旦涉及到钱财,其中必然少不了弯弯绕绕,最后能不能成还说不准。
要是朝廷派人来办这事儿,不巧来了个不那么光明磊落的,谁知道那些商人是真的自愿掏钱还是“被迫自愿”,但凡有一个不那么自愿的,最后就会变成朝廷逼迫商人出钱。
老徐大人深有同感,事关钱财,什么稀奇古怪的情况都会发生,小曹这话不无道理。
“这么着吧,回头和三哥说说,这事儿直接交给我,小爷保证不贪他们的钱。”隆禧停下蹦跶的步子,一本正经的说道,“爷保证每一笔钱的来源和去向都记的清清楚楚,绝对不私藏一枚铜板。”
他!爱新觉罗·隆禧!说话算话!
徐旭龄失笑不语,年轻人的赤子之心,也就只有这样被保护的什么黑暗都不知道的人才说得出这种话。
他相信小王爷自己能做到不贪钱,但是他不敢保证底下人不会阳奉阴违。
得嘞,这事儿最后还要皇上亲自拿主意,他们在这里说再多也没用,还是赶紧把手头的事情办完比较好。
他们要在沿海一带走一圈,现在才走了一半,还有很多地方没去,不能再和之前一样磨磨蹭蹭一个地方待好几天了。
隆禧乐颠颠的回去休息,养足精神之后很快上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骑马还会被小马驹颠下来的他,现在的他可以纵马驰骋三千里。
反正一路上他最闲,正好趁此机会把策划做出来,这样回京城后才好申请立项。
他封王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不说惊天地泣鬼神,至少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
如此忙活了好些天,就在隆禧把他精心打造的策划书送回京城后,得到的回信不是他们家三哥的嘉奖,而是那家伙准备带着老婆孩子南巡。
南巡就南巡,他还带着老婆孩子,这又不怕刺杀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京城还没人拦着他,按信上的说法,他们家玛嬷都没说不同意。
这可能吗?
隆禧觉得不太可能,他出门的时候玛嬷就不太乐意,怎么到他们家三哥那里待遇就不一样了,三哥比他稳重吗?
才没有!
皇帝要南巡的消息一传过来,隆禧也没心思跟着徐旭龄在沿海考察民情,只想插上翅膀飞回京城。
直到他发现信上写的是明年南巡,才把立刻回京的打算给消了。
明年啊,那没事儿了。
今年还没过一半,明年的事情谁说得准,没准儿朝中大臣都在等明年再劝谏,现在就劝有点早,万一现在劝了到时候皇帝又起了心思,他们还得费尽心思再劝一遍,多麻烦。
他倒不是不想让皇帝南巡,皇帝出行那么大的事情不是说说就能走的,提前肯定要安排的妥妥当当,以他们家三哥的脾气,这话既然已经说出口,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会走这一趟。
以江南如今的情况,也不一定会有那么多大臣会反对。
他就一个想法,好歹等他回去再出发,他也想成为南巡队伍中的一员。
三哥带上老婆孩子,又怎么能不带上弟弟。
京城留二哥监国,他可爱的弟弟们还能顺便帮他看孩子,一个弟弟带一个崽,完美。
远在京城的承瑞、承祜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他们家小叔安排的明明白白,兄弟俩从开始上学开始每天都过的非常充实,上午下午晚上都有安排,等到上课的师傅休息,他们家汗阿玛又带他们去园子里看稻米是怎么长出来的。
小叔说的不错,他们汗阿玛的确很喜欢种地,要不是生在皇家小小年纪做了皇帝,没准儿他们汗阿玛会长成一个优秀的田间老农。
“汗阿玛,这里的稻子比其他地方长的更好吗?”俩小的都听过他们家汗阿玛在这园子里得到“天选稻种”的故事,心里相不相信暂且不说,反正不能傻乎乎的直接说出来。
康熙说起这个眼睛都亮了,这满园的稻谷都是他辛勤劳动的成果,是他的辛勤劳动再加上一点点的上苍庇佑,所以才有现在的御稻种,他这个大功臣当然有资格嘚瑟,“等你们再长大些,读完四书,到时候就可以找农书来看看。汉人的农书编的很好,《农政全书》、《天工开物》,都很值得研读,正可惜现在的读书人大多对那些不感兴趣,用到的更是寥寥无几。”
也是,那俩书编撰完成的时候老朱家的江山都换主人了,自然没什么人关注这些。
好在有他这个面面俱到的皇帝在,前朝完不成的事情他来完成,前朝拿不下的事情他来拿下,虽然老朱家的人都不在了,但是在给老朱家添堵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很有兴致。
宫里最能看得进书的非他莫属,即便算上朝中那些大臣,也没几个能和他一样坚持每天读书,更不要说这种对士大夫来说有些偏门的书。
不久前他还问过法兰西的传教士,想知道他们那边是怎么种地的,不问不知道,问了之后才发现还不如他们。
西洋人不光不会选种,甚至连肥田都不懂,种地的时候轮流耕种,全靠时间来恢复土地的肥力,听着就浪费。
然后,他就在法兰西传教士的真挚请求之下,给他们的皇帝陛下写了封信来交流这方面的心得。
想要农书吗?
这不得意思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康熙:小钱钱小钱钱小钱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