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断句(2 / 2)
北原随即转过身来,看向白板道:“事实上,古籍的原文往往会因为标点 断句的不同,而产生意思上的极大改变。这绝非被告代理人方才所谓的那样简单。”
“在此,原告代理人特向法庭举出两个例子以作说明。”
投影白板上的第一句未经过加注标点的古汉文便是: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此句汉文摘自《史记》。”北原说道,“这句汉文讲的是一个名为‘约法三章’的典故。即东土汉高祖刘邦攻入暴秦王都咸阳。其中汉高祖与咸阳百姓约定只有杀人、伤人、盗窃属于犯罪,废除其余严苛的大秦律法。”
“其中,对该句的第一种断句模式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即在第一种断句模式下,该汉文的意思为,汉高祖重新制定了三条律法颁布实行,废除秦法。”
在被告席面前的宇都宫已经有些懵了。约法三章,这个典故他是听过的。史记的一些节选也是东洋高中的汉字训读课材料。这句话的断句不就是这样断吗?还能够怎么断?!
北原稍作了停顿,随即继续开口道,“该句的第二种断句模式为:‘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在第二种断句模式下,该汉文的意思有了显著的变化。即汉高祖不再是废除秦法,另行制定三条法令。而是汉高祖从秦法中,挑选出了三条法律,删去其余法律。”
“即在第一种断句中,刘邦是重新制定法律。而在第二种断句中,刘邦是从秦法中筛选出了三条法律。在这里,汉文的句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改变。仅仅只是一个逗号的不同,但却会导致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从此例可以观之,古籍的标点符号,将会令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绝非是方才被告代理人所言的几种有限的标点形式,事实上它将包括点校者对相关史实的认知观点,而不是简单的断句!”
北原的第一个例子,刹那间在法庭内引起了强烈的冲击观感。旁听席的不少听者已经微微张开着嘴巴,似没有想到竟然还能作出如此的理解。而审判席上的三位法官则无比认真地盯着投影白板上展示的两种点校断句方法。
约法三章,是一个东洋亦都熟悉的历史典故。
正是因为大家都熟悉,此刻读到了第二种不寻常的见解,才感到极大的吃惊。
这位年轻人用着这样一个例子,告诉着法庭内的每一位观众——什么才叫做文史的专业。哪怕是连一个逗号的落下之处,都能够引起极大的争论。
宇都宫看着面前白板的这个例子,彻底僵在了原地。为什么这个北原会懂这么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他不仅要熟悉著作权法的相关法规,还要彻底钻进古籍点校这个专门领域,弄明白文史点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明白这么多的复杂知识?!
刹那间,宇都宫的头脑中冷不丁地冒出了一个想法——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一个怪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