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02 章 红颜祸水【十九】(2 / 2)

加入书签

松锦之战竟然还败得如此惨烈?!

作为皇帝,他自然明白辽东边境的精锐之师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听到天幕如此之说,朱由检的心头那叫一个哇凉哇凉的。

【洪承畴的投降并不意外,明王朝这艘愈发陈朽,即将没入海中大船的脆弱,没有人会比边防的将领更加清楚,投降满洲也并非什么稀罕事。

尤其是前有被满洲人略施反间计便被崇祯认定谋反大逆,处以凌迟重刑的明末名将袁崇焕,同样备受猜忌的洪承畴在战败之后会被清廷打动,并不是多么震惊的新闻。

毕竟与哥舒翰一样,洪承畴原本针对现状提出的且战且守的战略被急躁的崇祯皇帝否决,面对一波又一波监军的宦官与皇帝越发尖锐严厉的诏书,洪承畴被逼无奈,也只好仓促出战。

再加上明廷的腐败一向是封建王朝历史之最,大战在即,前线粮饷军费皆不足,最终各方博弈之下,促成了松锦之战惨败的结局。

只能说,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教训,那就是人类似乎永远不会吸取教训。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当然是说说而已啦,那些大聪明当然是认为自己会开创不一样的情况啦。】

朱由检被天幕辛辣的批评憋得脸色通红。

他所面对的场面,怎么能跟唐玄宗那时相提并论。

他如何能不心急?

李自成和张忠献的势力已然越发棘手,又有满洲来势汹汹,若不率先出击将满洲击垮,再腾出手来整顿李自成等人的叛军,他大明才是真的要完了。

至于袁崇焕那个谋逆叛乱的小人,天幕竟然还说是他中计?!

朱由检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相信那是他判断失误酿成的悲剧的。

朱元璋更是被气得不轻。

虽然天幕之前就已经提过,他大明的吏治腐败那是非常严重的,可是如今当他真的听到具体的种种腐败行为的时候,仍旧愤怒不已。

难道是他治理贪官污吏的手段还不够狠辣吗?

一定是后世的那些子孙没有学会祖宗我的手腕和精髓!

【不过说来也颇有意思,虽然在明朝,纲常伦理发展到了顶峰,自宋之后,忠君爱国的思想也深刻铭入儒家学说之中,但是这些却好像并没有妨碍明朝大臣将领前赴后继投降的热情,最多就是在思想上多挣扎了那么一两秒罢了。

所以果然是只有女子被迫守贞,最受伤的事件达成是吗?

但是洪承畴的投降,对于明朝而言,也算是一记重击。

不得不说,虽然崇祯上位之时明王朝已然是强弩之末,但是他本人刚愎自用和猜忌多疑的性格显然也是为明亡添了一把柴火的,并不能完全将其责任推卸给旁人。

不过作为深闺后宫长大的皇帝,又处于王朝末年,不出雄主,也并不是多么令人意外的故事。】

明朝的士大夫们听到天幕如此之说,自然是愤愤不平。

什么叫他们不过是多挣扎了那么一两秒。

忠君爱国那是自然要忠君爱国的。

不过皇帝显然也没把他们当回事,这忠什么君,爱什么国自然还有些商榷的余地在的嘛。

怎么能质疑他们的儒学水平?

再说了,投降之人他们不是都已经辱骂过了吗?都是个人行为,不要上升群体嘛。

都是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甘堕落,与自己何干?

什么?你问他会不会投降。

那这怎么能直说呢,不懂礼数!

纵然天幕百转千回,甚至有些婉转,但是言语之中的讽刺与批判朱由检读了这么多年书当然还是能听得一清一楚的。

他什么时候刚愎自用,暴躁多疑了?

难道不都是那些臣子们自己总是做出一些犯上作乱,悖君叛国之事来吗?他有所怀疑,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松锦之战失败之后,山海关之外,只有宁远城还在明王朝的统治之下,明朝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日薄西山已然是时间问题了。

但毕竟这还没彻底完蛋,虽然辽东所剩兵力不过几万残兵,但对于当时的明王朝而言,也算是所剩不多的最后兵源,而代替洪承畴率领辽东兵马的,正是时年三十一岁的吴三桂。

可以说,也许命运的齿轮注定了这两个人人生的转折点都发生在这一年吧。】

是了,险些给忘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另一个主角好似是吴三桂来着。

且让他们听听这个吴三桂又有什么故事吧,竟然能成为这个故事之中唯一一个不是皇帝的男主角?

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前朝众人表示,这个故事的风味一定与众不同。

毕竟都不是后妃皇帝的了,总不能还来什么残害皇嗣,奢侈荒淫那一套吧。

说出来也没有人会信啊。

让他们看看,你们还有什么类型的脏水要往人家小姑娘身上泼。

哪怕是歌妓,也不能胡乱攀咬人,乱定罪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