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5(1 / 2)

加入书签

步。像积善堂,还是留给郑婆婆、小猴儿他们这些真正可怜无力之人罢。”

董老爷子口?中的?小猴儿便是小豆芽菜,一个?八岁的?孤儿,许是因着嘴唇裂开三瓣,才被家人遗弃。

又因嘴巴的?畸形,被唤作?小猴儿。

董老爷子叹道:“只盼着这些孩子进了积善堂,能读书受教,走上正道。”

明婳闻言,将章程里的?另一条提议说了:“积善堂建成后,会先紧着胡同里符合条件的?乡亲们入内做工,老爷子若是有意再教书育人,或可留在?积善堂里教书,不过……这工钱比市面上的?教书先生要?低上三成。”

其实不单是教书先生一职的?酬劳低,积善堂其他差事?的?酬劳也低于寻常。

王主事?对?此也有解释:“若积善堂的?酬劳与市面上一样,届时一些家境尚可之人也来此务工,那些体弱病残之人又如何?与他们竞争?”

明婳这才恍然,这与多年前母亲赈灾施粥,往米粥里掺沙子是同一个?道理。

那时她?也不懂母亲为何?要?往煮好的?白粥里丢沙子,脏兮兮的?如何?能下?肚?

母亲却道:“有活路的?人不会喝这种粥,那些实在?寻不到活路的?人,饿急眼了,便是树皮、草根、人肉都能吃,又怎会介意米粥里掺了点沙子?我们要?做的?,便是给这些人一条生路。”

儿时的?道理,长大后才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明婳夜里回到客栈,又将王主事?的?那份章程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只觉受益匪浅。

她?想着下?回再见?到王主事?,定要?亲自与他道声谢,怎么说他也算是她?的?一事?之师了。

-

步入十一月,幽都县已下?过了两场大雪,积善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因着天?气寒冷,当下?仍是以修缮旧祠堂为主。

但每日有三顿热粥、棉衣与炭火分发,依旧吸引了城里城外不少穷苦之人。

好在?早早立下?了规矩,那些不符合要?求之人灰溜溜的?来,又灰溜溜的?走。饶是这样,还是接纳了不少符合要?求的?老弱幼儿。

眼见?着堂内人多了,郑婆婆替明婳心疼起银钱来。

她?如今已经能拄着木棍子走上两步,趁着明婳来积善堂巡视修缮的?功夫,颤颤巍巍走到了明婳面前,苦口?婆心地劝:“知道夫人是个?善人,可前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您家底便是再丰厚,一己之力又如何?应付得来?若是叫您婆家知晓您在?外头花这么多钱养闲人,指不定要?如何?编排您呢。”

明婳闻言,不禁失笑:“您多虑了。我现下?花的?是我的?嫁妆钱……且我婆家都是些通情达理之人,不会怪我乱花钱的?。”

何?况你们也不是闲人。

你们生在?大渊疆域,皆是大渊的?百姓。

郑婆婆不知内情,只觉得眼前这位夫人实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抹泪叹道:“当官的?不为我们这些老百姓做主,倒为难您个?弱女子操心我们这些人……老妇给您磕个?头,愿老天?保佑您福寿双全,万事?顺心。”

明婳急忙示意天?玑将人扶起,又对?郑婆婆道:“先前那个?当官的?不为你们做主,现下?朝廷派来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县里的?百姓们也算苦尽甘来了。”

郑婆婆听到这话,却是撇了撇唇:“谁知道呢,当官的?能有几个?好东西。这回若不是那位罗老夫人冒死求去了御前,皇帝老儿哪还记得我们这些小地方的?百姓?怕是还在?皇宫里吃香喝辣,搂着他的?佳丽三千逍遥快活吧。”

明婳一噎,心道那个?白翔当真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