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80 讷言敏行(1 / 2)

加入书签

太子陈昌对西魏的亲近与吹捧过于外露,不只让陈霸先这个皇帝和父亲颇感尴尬,也引起了国中其他人心生不满。

相对于陈昌归来便是万众瞩目丶群星捧月的待遇,与之一同返回江东的陈顼待遇则就差上了许多。除了亲近的同族家人们对其回归表示了喜悦和欢迎之外,在外则几乎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陈霸先倒也没有亏待这个侄子,封王授官等各种待遇一样不少。毕竟陈氏宗族势力比较弱小,任何一个族人都要合理利用起来。

但是所谓的好与坏从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主要还是各自通过对比而所获得的自我感受。所以哪怕是一样的处境待遇,不同性格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判断,更不要说陈昌与陈顼归来后所受到的待遇差距如此悬殊。

起码在陈顼看来,他归国之后所受到的一系列安排都是作为陈氏子侄该当享有的待遇。可是他流落关中丶担任质子数年之久,并接连遭受夺妻羞辱等虐待,归后却并没有获得一个合理的补偿,心里多少是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但是这一份落差又不能清楚直白的表露出来,毕竟在大众看来,他有今时的际遇地位已经算是多受恩庇,即便再说没有获得合理的补偿也难以引起群众共鸣,反而会给自己招惹非议。难以通过直接的方式来表达,那麽只能通过对各种时事的议论抨击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慨。

因此不同于对西魏多有推崇丶也乐与西魏进行合作互动的太子陈昌,陈顼归国之后则就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冷静的态度,在各种场合都表示西魏如今才是他们南陈生存与发展的头号大敌,国人应当提高警惕丶不要急功近利的只看到与西魏联盟好的一面,却完全罔顾不好的一面。

陈顼的态度与说法很快便也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附和,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只不过因为彼此间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即便是太过强调,也没有什麽太大的实际意义,反而还会破坏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与良好氛围,因此之前将这一情况挂在嘴边的人也并不多。

但是如今由于太子的态度太过外露,加上国中人事矛盾的涌现,也激发了一些建康时流的逆反心理。他们未必敢于直接忤逆冒犯太子,但是对于同样从魏国长安返回丶对魏国的态度却与太子截然相反的始兴王陈顼,则就大生认同感。

所以很快陈顼身边便也聚集起了一群志同道合丶对西魏深怀警惕与不满的时流,成为了一个能够在朝堂上参与国事讨论丶表达自己看法的意见领袖,同样很快在时局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次谈判收回淮南的消息传到建康后,陈顼照例也是要泼上几盆冷水的,所以在太子兴奋发言的同时,陈顼便也不冷不热的说道:「魏齐皆北虏之国,其两互相攻伐,胜负于我何加?

魏胜不足喜,齐胜不足悲,因淮南事而忘形自乐更是全无道理!吞我南国疆土最多者难道不是魏国?巴蜀荆襄俱不见归还,今自齐国手中胁取淮南诸郡,又怎麽会轻易归还我国!」

这番话一说出口,顿时便也让许多正自奔走庆贺的建康时流们心情冷却下来,旋即又变得黯然神伤起来,继而便开始埋怨出兵淮南的那些北伐将士们。

如果这些北伐将士们能够趁着北方两国战斗最为激烈丶无暇南顾之际便一举收复淮南,无疑会令事情少了许多波折。届时魏国就算有什麽想法,因有盟约限制,也不方便再做什麽颠覆操作,只能承认这个事实。

可是现在,尽管齐国势力撤出了淮南,但随后接手的却是实力更加强大的魏国,陈国不只需要更加的仰魏国鼻息,而且想要通过常规手段收复淮南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自己一番话便引起建康时流们的冷静与反思,陈顼也是深感欣慰,于是便又藉此机会继续发表他的见解,于人前畅论道:「旧年齐国最为势大,所以魏国需与我国相谋互保,才能抵御齐国。而今虏势已有逆转,魏强而齐弱,不复往年态势。我国也需防备大国难事丶高攀不上,合纵连横,前人余智,今三国鼎立,弱者若欲久安,便不可痴守旧盟丶应当随势而动!」

如果说之前的种种发言还能对人不失启发与警醒,那这一番话就显得有些出格和不知所谓。且不说群众听到这番话后是何感想,陈霸先已经是有些不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