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7章 慢慢给甜头,不要太惯着上帝(2 / 2)

加入书签

这在无形当中就拉低了喝茶行为的含金量。

而且,

工人每次抓那麽几根茶叶梗丢进水里,且不舍得放糖,一般是放点粗盐或者油脂。

这种city drink(穷喝)方式很不体面,很不绅士。

贵族们每每提及,痛彻心扉。

……

一些清高的世袭贵族在报纸上公开呼吁,应制定相应律法禁止普通人喝茶,违反者当被扔进监狱。

然而,

这种呼吁实在是站不住脚。

而且,进出口商人们绝对不会允许的。

最终,

普通人喝茶的权利被保留。

伦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有自由撰稿人说:喝茶——乃是上帝赋予每一个羔羊的权利。

巴黎的社交场一语道破天机:

胡扯~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钱!为了赚贱民的那点臭钱。

你们撒克逊完了,没救了!

……

没多久,

上流人士绞尽脑汁想到了身份区分的办法,发明下午茶~

喝茶≠有身份。

喝下午茶=有身份。

用「夏娃」杯子喝下午茶=超级有身份。

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坐在高档沙发上,喝下午茶,吃齁甜小点心,看塞纳河风景~

……

李郁特意过问了铅罐密封包装流程。

要求工厂增加一道工序,在罐内铲3刀,然后立即灌入茶叶密封包装。

铅罐包装当引为出口定例,我大吴也应当有万世不可移的祖宗之法。

铅罐茶叶不许内销,只可外售。

铅甜味的茶水肯定比桑叶味的好喝,特别适合哈布斯堡皇族一类的特殊家族服用,或有奇效。

商业官署内部私下议论:

这应该是防伪措施,日后只需撬开查看罐内是否有划痕,就能判断是否正宗江南产。

……

陛下亲征。

近卫军团大部随驾出征。

原先在江南休整的第2军团馀部也奉命出征。

驻扎江宁的第1军团主力按兵不动,守卫江防。

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明白,北军在长江下游渡江,仅有1处合适地点——燕子矶。

除了可以直扑江宁重镇之外,更多的是考虑水文因素。

燕子矶江面狭窄,北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渡过最多的登陆兵力,而其他区域江面太宽。

北军素来水军弱丶步骑兵强。

所以,唯一选择就是——在庐州(合肥)驻军,在巢湖造船丶然后从濡须水直接进入长江,快速攻陷燕子矶,兵临江宁城下。

……

阿桂之前的战略就是这样安排的。

先把吴军主力吸引到江西战场,以溃败诱之南下。然后在北线,大军突然来个巢湖——濡须水——燕子矶,围困江宁,速通江南。

然而,

李郁果断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江北会战打碎了他的大战略。

为此,吴国甚至暂时放弃了江西。

……

大军开拔,水陆并进绵延二十馀里。

火炮丶辎重丶粮草走水运,成熟路线,成熟方案。

其中,

火炮弹药等重要军资由运输署承揽,其馀辎重粮草交给民间船队。

不知不觉间,

吴国在江南培养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第二水师」。

需要调动的时候,直接将命令传达到总会长,然后会长再传达到底下的各个「船运协会」。

有单子,有利润,就有动力有效率。

……

船运行业,高度聚集。

分会会长在码头一声吆喝,乌泱泱的民间船老大自备船只丶自带水手前去指定地点承揽官府下达的运输任务。

根据船型大小给与报酬。

物资装载上船时,船老大会签署一份文件,注明运载物资种类丶数量,出发时间,预定到底时间。

同时,上交自己的会员凭证。

……

行船是高危职业,

谁也说不准这一趟遇到的浪头会有多高,礁石会有多浅。

运输署对此有明确规定:

凡承揽官府水运之船民,

因战争死亡,可按照士兵待遇给与抚恤。若家中有10岁以上男丁,可优先编入军中。

因事故死亡,可按照士兵待遇减半给与抚恤,家中男丁安排同上。

中途失踪,无法确定缘由者,不予补偿,亦不予追责。

……

李郁则认为,行业协会这种略带官方色彩的民间组织,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民间力量~

高效,而且成本低廉。

所以,治下有各种行业协会。

民间戏谑:

「会长满地走,副会长多如狗。」

各个协会,都会给新入会员发放一张金属牌凭证。

上面会注明:

本协会名称,持牌会员的名讳丶籍贯丶商行。

……

鄱阳湖,湖口。

「谭爱卿,你看到了什麽?」

「臣看到了陛下一手建立的最强后勤制度,此乃我吴军打胜仗的保证。」

李郁扶着船舷,感慨道:

「可寡人看到的是银子。」

「陛下圣明。」

谭沐光心中感慨,这种后勤制度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烧钱。

思索片刻后,

他低声问道:

「臣想,可否令运输署增加麾下直属运输船?如此可节约付给民间船民的运费。」

……

李郁摇摇头,

指着长江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民间船队,问道:

「你看其中,新船有多少?」

「或有4成,形制酷似,很好辨识。臣印象中都是江南造船厂出品。」

「蒯爱卿,你来介绍。」

站在一旁的造船署署长蒯波恭敬介绍道:

「这是造船署设计的5种通用船型之一。基于漕船做出了部分改造,船长5丈,中宽9尺,深3尺5,船板厚2寸,双桅,满载大米600石,船板是用的福建松杉木,船舵是广东铁力木,一艘船的市场售价在300两。」

谭沐光观察了一会,说道:

「比常见的漕船尺寸似小了点,桅杆也矮了些。」

「是的。船小,可去的水域就多,售价也低,船老大们更容易入手。」

谭沐光想了想,还是补充道:

「蒯署长,若是遇上湍急水流,松杉木船的强度不够吧?」

「没办法。我们目前控制的地盘没有合格硬木,所以江南造船厂把这种船的旁龙骨和龙筋改成了铁构件,弥补了木材的先天不足。」

……

李郁突然开口:

「参谋本部需要足够了解船只性能。过些时间,伱派几个人去江南造船厂驻1个月。」

「是。」

谭沐光突然冒出一个问题:

「打下广东,能获得造海船的木材吗?」

蒯波连忙解释道:

「是的。粤西山区有一些铁力木分布,例如罗定直隶州西宁县。」

谭沐光瞬间眼睛发亮。

……

见他如此兴奋,李郁却泼了一盆冷水:

「你们俩先不要高兴的太早。历经明清数百年的不间断砍伐,只怕翻遍粤西能够找到的铁力木寥寥无几。」

「待第5军团拿下广州,寡人就让苗有林派兵进山配合你造船署翻遍每个山头。」

蒯波黯然,

他没去过罗定州,但从木材商口中听说,过度的砍伐使得粤西的铁力木越来越少。云南丶广西两省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