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敌我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2 / 2)
「海都统何时回扬州?」
「回藩台,海都统在江北大营督师训练新卒,怕是要下个月才回扬州。若有急事可以快马去请的,也就50里路而已。」
「不必了,下去吧。」
钱峰静静的坐了一会,待摺子墨迹干透,再小心的将摺子装进皮筒内,打上火漆。
唤来驿马,600里加急送京城。
他需要皇上的全力支持,彻查江北所有粮仓!尤其是那两座大仓!
「藩台,江北大营来人求见。」
「请进来。」
一名黄马褂侍卫,拱手行礼。
随即开口道:
「钱大人,下官奉海都统之军令催促军粮。」
「嗯?军中有粮几何?粮队又是几日一送?」
……
「军中人尚有6日口粮,战马只有3日草料粗粮。运粮队是每3天送一次,并无延误,只是每次送的数量卡的太死。」
黄马褂侍卫表情有些不屑,他觉得是本地官府吝啬。
这很符合皇城根人士对于南方人的刻板印象——小气。每次都算着供应粮食,一点都舍不得多送。
他倒是不担心断粮,扬州府城到江北大营(仪征)也就五六十里路程,饿也饿不着。
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
钱峰突然产生了一丝不详的预感,戴上红缨帽,走出屋子:
「来人。」
「藩台要出行吗?
「备马,去扬平仓。」
「嗻。」
……
扬平仓,
是城中最大的一座粮仓,供应全城官吏和百姓的口粮。
马车隆隆驶出,除了2个下人,4个衙役,还有4个陕甘绿营骑兵。
海兰察特意留下了这4个骑术娴熟的西北汉子,叮嘱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钱峰出行他们就务必随行。
这4人很开心的接受了。
护卫要员是美差。能跟着在扬州衙署的伙房吃饭,此间的伙食水平属实是大清第一流。
他们一动,陆续有两波人都跟着动了。
装束打扮看似是普通百姓,贩夫走卒。馀光却一直盯着马车的去向,紧赶慢走!
……
长江,仪征段。
李郁在千里镜中仔细观察了江北大营。
绵延十几里,旌旗飘扬。
容易登陆的一段滩涂,皆在其严密控制中。
回到船舱,他开始琢磨接下来的作战方向。
最近,清军越来越活跃。
徽州歙县丶绍兴诸暨方向都发生了规模不等的战斗。均是清军主动进攻,规模不大,清一色的绿营兵。
吃亏的都是清军一方,伤亡是李家军的5倍起步。
西边,池州府方向。
阿桂吃亏后狂修营寨,募兵练兵。
虽然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觉得官兵不过尔尔。但李郁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阿桂是百战统帅,他从未和自己真正交手。黄石矶之战更像是一种战术试探,极限试探。
军报里真真假假,唯有战场之亲历才真实可信。
……
前些日子在江宁,刘千找自己秘密汇报过,他想刺杀钱峰。
自己略一思索就批准了。
钱峰这样的人确实是心腹大患。
他是文官,出行仅仅是少数护卫而已。刺杀的胜算不低!
「记录,徽州府歙县通往周边的九条辐射状道路,在沿途山道险峻处修筑炮楼,每条路不低于5座,间隔分布,以本地兵守本地土。」
「第3军团从绍兴出发,先取义乌,后打金华。派人接触王亶望施压。」
「江心洲分舰队袭扰东流县上游区域,让阿桂不敢放手一搏。」
「通知经济大臣范京,放下手头所有事务,保证秋收征粮计划。同时在太仓州丶绍兴府诸暨县丶徽州府府歙县丶池州府清溪镇,选合适之地址营造大型战备粮仓。」
「各府所收秋粮,就近送入这四处粮仓。」
「明文昭告各州县各村镇,凡积极加入民兵之区域,徭役即可永久取消。民兵原则上不必出境作战,以守卫本县安靖为主。让赵二虎去办,告诉他,以后不再有成建制的民兵,要麽转入野战军团,要麽就地守卫本县。届时,本王会将他转入野战军团。」
……
这一连串的命令,在坐船停靠江阴时,由快马送出。
江阴炮台规模很大。
任何敌船想从长江侵入大运河,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重炮会把被迫降速转弯的任何船只轰成碎片。
清军的战船不可能啃得动这座混凝土炮台建筑,这可是划时代的建筑工艺。
除了贵,其他没毛病。
长兴县的水泥厂,规模一扩再扩。
工人已经扩大到了4000人,堪称恐怖。附近的村民,家家有劳动力在厂里干活。
绝对的资源密集产业,人力密集产业。
李郁令人下发了劳保用品——被戏称为「蒙面巾」。
在工头的严令下,众人很不情愿的戴上了。
这个时代没人知道粉尘的危害,也没人会在意。
慢慢的,矿上也用上了一些简陋的水力机器,用于破碎原料。效率比人高多了。
但是,主力依旧是人。
……
就业问题,永远很关键。
根据工厂管理者的汇报,工人们对于吴王的忠心高涨。
这倒不是拍马p,而是真实的人性。
端谁的饭碗,就拥护谁。
农业时代,人辛苦是真的,劳动力富馀也是真的。两者并存,并不矛盾。
拥有一份收入不错,不要求技术,不影响农忙的工作,简直让旁人嫉妒的发狂。
周围的闲置劳动力全部被水泥厂吸收了。除了全职工,还收零工。
李郁的戎装画像就挂在厂内最乾净的一块区域。
骑着白马,穿着金光闪闪的军服,佩剑指向北方,眼神坚毅,笑容和煦。
左侧竖着有一行小字:
让治下的每个百姓都吃能吃饱肉汤大米饭!
……
军营丶码头丶衙门丶直营工矿内都悬挂有类似的画像和宣语。
出自宣传署贾笑真之手!
据说,当初王爷写的是:
让治下的每个百姓锅里都有一只鸡。
贾笑真壮胆直谏,这个目标太遥远了。
大清朝有5千万户百姓,每家的锅里煮一只鸡,那就是把全世界的鸡都杀了,也满足不了。
李郁想想,也有道理。
于是换成了肉汤泡饭,所有人都觉得蛮好的。
……
贾笑真私下说:
若能实现全民肉汤泡饭的目标,哪怕是千年之后,史书里都能排上帝王前3.
而作为执行者,自己的名字也能在史书里占据那么二三十个字。
如此,死而无憾也。
宣传署这帮人甚至厚着脸皮说王爷的画像从不褪色,说明是真龙天子。
却闭口不谈,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趁着夜色偷偷换一副新的。
总之,
这世上一切看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经不起推敲。
细细推敲之后,人生索然无味。
爱情是假的,理想是假的,孔孟也是假的,只有炕上躺着的人是真的!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