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竞争?不怕,哥的大格局你不懂!(2 / 2)

加入书签

自己要赚的是长久的钱,光去石城路远一项,就已经帮自己筛选掉了绝大多数的「渔民」。

一直到三十年后,队里还有老渔民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石城那边的小区门口卖鱼,依然非常受欢迎。

毕竟那边的水系决定了,无法像队里这样自由的吃鱼。

别说那边了,就是县里也不能,只是县里距离近一些,市场小,随便几个大水库就满足需求了。

所以李龙一点也不担心。

王财迷匆匆离开市场,先去百货大楼转了一圈,没有发现粘网,这才去了供销社门市部。

在打算买什麽网眼的网时,他又犯了难。

「大路,要不要去问问小龙?」孟志强小声问道,「小龙肯定知道买多大的……」

王财迷摇了摇头说:

「咱不能啥事都靠小龙啊。」其实他有钱,买个十条八条也是没问题的,但这玩意儿有个性价比的问题。他害怕有些网眼买了没用,那几块钱不就浪费了吗?

他可不是李龙,几块钱也是有大用的!

思考了好一会儿,在售货员的白眼中,选了中间的三指丶三指半和四指的三条网。

孟志强没那麽多钱,他掏了半天,算算钱后,买了一条三指半的网,王财迷念着他告诉自己这「情报」的人情,又借他钱让他买了一条四指的网。

两个人抱着网离开了供销社,匆匆往家里赶。

他们没有自行车,一路要走回去,等到家的时候,中午饭已经过了。

这时候王财迷才反应过来,要去卖鱼,需要早上早早起来,取鱼后,再一路步行到县城卖鱼,这一路走过去,那鱼还能活吗?

但网已经买了,不做是不可能了,两个人分别回家,约好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就去小海子下网。

李龙这边和李青侠卖完鱼,看看时间,和昨天在石城卖完鱼的时间差不多。

「老爹,这是你的钱。」李龙分十块钱给父亲,他决定后面不管卖多少,都给老爹分十块钱。

李青侠也不算那麽多了。他又不傻,知道这是小儿子孝敬自己的,乐呵呵的接过钱来,放进衣服的内兜里。

「走,老爹,咱们也逛逛市场。」李龙把盆里的水倒掉,东西收拾好扣在自行车上,说道,「看看有啥好东西,咱也买些回去。」

「行哩。」李青侠兜里有钱,也很豪气的点头,走在了前面。

那几个卖鱼的摊子还摆着,鱼卖掉一些,但距离卖完还有不少。

李龙扫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摊子。

这位摊主是把地上扫开一片乾净的地方,铺着一张黑布,布上摆着一撂银元,一个鼻烟壶,两个瓷碗,还有几个玉石小把件,一把铜钱系在一起编制的金钱剑。

如果放二十年后,李龙自然就知道这绝对是「艺术品」,他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现在,在这个地方,还没人做假的吧?

那铁定就是真的了。

李龙推着自行车来到摊位上,撑好车子,蹲在摊位前问道:

「老板,咋卖?」

「可不敢称老板。」摊主一个激灵,急忙摆手,「同志,你看上了哪一个?」

「都问问。」李龙理解这位摊主的谨慎,这年月虽然这些东西让卖了,但某个大事件才过去没多久,大家脑海里还残留着那个年代的一些记忆。

「银元三块一块,鼻烟壶十块,瓷碗是清末民窑精品,八块钱,那把铜钱剑呢,你别看都是铜钱,但年代有点久,十块。剩下的这几块玉石,五块一个。」

玉石把件的品质很一般,雕工也一般,李龙先放在一边。银元他不了解,也没碰,便先拿过瓷碗来看,果然是民窑的,便笑着说道:

「民窑的啊,你也敢要八块?现在去文物商店也就八块,那是能买到官窑的。」

「那是京城嘛。」摊主没想到这位还算是个识货的,讪笑着说道:

「那你还个价?」

「你价格合适的话,我全要了。」李龙说道,「银元两块,你这是缠枝瓷碗吧,三块钱?鼻烟壶一块玉的一块玛瑙的吧,五块一个……铜钱剑?这玩意儿挂家里没啥忌讳吧?这几块玉你自己也能看出来,玉质也就那样,当个添头?」

李龙还的价也狠。他嘴里那麽几句术语,还是从上一世的鉴宝栏目里学来的。那些鉴宝栏目虽说鱼龙混杂,但至少让李龙这样的平头百姓知道了一些古董的基础知识。

当然,更多的就仅限于学了几个词而已。

摊主其实心理价位也不高,毕竟摆了一早上了,没一个人买。这年头大家都不富裕,吃喝都成问题,谁有闲钱买这个?

最终,李龙花了四十块钱,把这摊位上的东西全都买了。

他记得上一世在视频平台上听人说过,这时候国家的文物商店里那便宜古董可多了去了,只是可惜普通人买不了。不然的话,他还真能冲动一把,拿钱去京城或者魔都买点东西存着。

当然也只是想想。

李青侠抱着两捆菜过来,看到李龙喜滋滋的收拾着这些东西——摊主连布都给了李龙——他急忙对李龙说道:

「小龙啊,你买这玩意儿干啥啊?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能退不?快退回去退回去,这玩意儿老家多的是……不值钱!」

「老家真有的话,等老爹你回去,我给你带些钱,你帮我多收一些。」李龙笑着说道,「这玩意儿以后值钱哩。」

「值啥钱,都是破烂玩意儿。」李青侠扬了扬手头的辣子茄子芹菜说道:「还是这个实惠!」

当然也只是说说,李青侠知道小儿子做事有决断,既然已经决定买了,那自然不会再退回去。

两个人就此离开了市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