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2 / 2)

加入书签

丛澜的3A技术,于谨一点都没藏私,这半年多来一直在教另外的女单。包括每一次教练组会议,但凡丛澜那里出现了新的东西,他都会跟大家分享更新。

平日里跟丛澜训练,就算她无法给出规范化的讲解,看她的练习,有些运动员也可以顿悟。

褚晓彤就是,她在某一瞬间突然感受到了起跳时机的选择,最近一段时间,3A都可以落冰了。

那一天直把她高兴得蹦跶了起来,连路都不好好走,走两步就要跳,美得脑袋上直冒泡。

丛澜知道了以后也开心,两人扯着手蹦跶。

丁教练是真高兴啊,没有一个老师在看到自己学生出成绩以后是不欣慰的。

当天,他就请于谨喝啤酒去了。

·

结束夏训后回到首体,又一轮考验开始了。

丛澜:“嘤。”

没人跟她说,下了高原还要适应新情况啊!!!

于谨幸灾乐祸:“高原训练包括在高原,以及回到日常环境,这是两个阶段。”

返回平原后,因为失去了获得性适应性条件,经过三周训练的运动员,会产生新条件的应激,也就是晚驯化——脱服习。[1]

丛澜:“……”

所以,夏训也不只是那三周的封闭训练,还有后续的一系列内容。

“知道了。”她丧唧唧的,“反正离正式比赛还有两三个月,够适应了。”

于谨拍拍她:“没事,习惯就好了。”

但这一次的训练带给大家的好处也是有目共睹的。

科研组那边的报告正在整理中,如果最后的结论是有益,那花滑队以后也要定期安排高原训练了。

丛澜扭头看了看,问他:“科研组怎么还在啊?”

于谨:“以后就是我们的常驻合作方了。”

丛澜:“啊?”

张简方去联系了体育大学,跟对方合作,用科学来辅助队员训练,为以后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模式做准备。

“以往我们都是依据教练经验,来教授技术动作,把控运动员日常练习的方向。”

他说:“轴心歪了、起跳脚错了、发力方式不对……这些随便一看都知道,但为什么会歪?怎么样才能正过来?发力方式的细节有哪些错了?要从哪儿入手去改?”

都不知道。

所以,人不行,就让科学技术来帮忙。

现在又不是以前,只能凭借经验去摸索,大学里学生那么多,教授一个个也有科研题目,合作嘛,不要浪费。

张简方:“我们这些人不懂,但他们懂。”

他们有经验,年轻人有意识、科技,结合起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去做。

·

初晓山伏案作业,正在写一篇名为《女子单人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运动学分析》的论文。

当前,思路是有了,他纠结的是要写点冰跳还是刃跳。

毕竟花滑有六种跳跃,作为研究对象,还是挑选一到两种比较好,也方便他回头跟着师父去找数据资料。

就一篇几千字的小论文,没必要非得分析六种跳跃,那都够他写硕论毕业了。

“嘭——”的一声,宿舍门被大力撞开,吓得里面的初晓山一个哆嗦。

扭头一看,是室友。

“卧槽你丫有病吧?动静这么大,心脏病都给你吓出来了。”初晓山道。

尤昊鸣连忙道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