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1 / 2)

加入书签

心里几乎就定了孙家,不想再看下一个了,可孙家提了这条件,她又无奈,便又燃起些希望,见第二个。

谁知等到正午那姑娘也没来,母女二人茶都喝了好几盏,甚至叫了几个小菜用过了午饭都没见到人。

罗氏十分不喜,生怒道:“若是看不上,便不要答应,这答应了却又这样让人等着,我就没见过这么没教养的人!”

“兴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宋胭说。

“耽搁了也该派人来通个口信吧!”

罗氏一边不满,一边却也仍耐着性子等着。若没有孙家后面的条件,她是铁定不会再等的,只因孙家这事为难,她才忍耐着,想看一眼再说。

直等到午后,酒楼都没什么人了,罗氏知道宋胭如今开始理家,想必忙,正想让她先回去,不等了,媒人却带着人来了。

然后与罗氏解释,这周家的婆婆突然说腰疼,叫媳妇过去侍候,这一侍候就耽搁了,所以晚了两个时辰。

周家就是姑娘这姑姑的婆家,也是行商的,媳妇就是姑娘的姑姑,姑娘这边姓唐,媒人叫她唐姑娘。

这唐姑娘,罗氏一看就不喜欢,她明显是精心打扮的,头上戴了绢花,抹了粉,涂了胭脂,也抹了口脂。

好看自然是好看,但一个没出阁的姑娘,打扮如此细致,多少有点心思不正的感觉。

自然罗氏没表现出来,仍是问姑娘:“十九了?读过书吗?”

这位姑姑也没之前孙夫人那么嘴快,要开口,又迟疑,转而去看侄女,那唐姑娘便低头道:“没有。”

罗氏许久没说话,唐姑娘又道:“太太,我针线做得好。”说着将两方手帕拿出来:“这是我替太太和奶奶绣的,望太太与奶奶不要嫌弃。”

罗氏的手帕是牡丹,宋胭的清雅一些,是一只兰花,绣工的确不错。

罗氏又问姑娘家中的情况,得知是做茶业生意的,祖父在时挣了些钱,在当地也算大户,所以供其父读了书,但祖父过世后,生意不好,日子便渐渐差了,父亲一死,姑娘只好带着弟弟投奔京城的姑姑,如今已有十九岁,因拿不出嫁妆,又没有合适的人,所以还未订婚。

这条件与罗氏知道的差不多,比孙家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罗氏问:“你自己带你弟弟上京的么?”

姑娘连忙回道:“是同镇上的熟人一起过来的,算是我家族叔,也是做茶业生意的,那时候来送一批货。”

罗氏却没了话。

但显然,一个姑娘没有至亲长辈陪同,自己出远门,不管是否失了清白,清名也是有损的,对宋家来说,还不至于担这样的风险。

姑娘也看出了罗氏的意思,咬了咬唇,低头道:“那批茶送的是城东的林氏茶铺,那家茶铺还在,太太若不信,可以去找茶铺打听。”

罗氏笑道:“姑娘言重了,说起来,这家的碧螺春我喝着还不错,还想买一点回去,你家中是做茶业的,想必精通,你尝来试试?”

姑娘只好端起面前的茶来喝了一口,勉强镇定着神色道:“茶是不错,太太可以买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