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一百零三(1 / 2)
“我也想去。”
“同去同去。”
情绪高涨下,众人接连出声。
但也有人泼冷水,“可是金兵屯于黄河,开封府距离黄河那么近,听说在开封城内都能够听到金鼓之声。”多危险啊。
“正是如此,咱们更应该北上支援宗留守。金兵攻入开封城后,到处烧杀劫掠,城内楼阁被毁于一旦,兵民杂居一处,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宗留守抵达开封后,将这些危害百姓的盗贼捕诛,整顿开封,并招降河东巨寇王善,那王善可是拥兵七十万的人物,留守一人单骑将其收编成军,保卫开封。
之后又在开封城以西修建坚壁,在黄河边修筑连营城寨,联络河东、河北各路民兵抵御金兵。如今的开封在宗留守的治理下早已不是当初城破时的开封,虽不复原来繁华,却也不是金军想来便来,想走便走之地。”
“再说了,若是开封守不住,难道临安府能安全?金人狼子野心,先是灭辽,后又南下侵我大宋,杀宋人,夺宋土,难道只为北地?若是让金人拿下北地,这南边又能安逸到几时?
别忘了大宋最后还是亡在异族手里……
当务之急,应是守住北地,收复失地,将金人赶出大宋。”
“宗留守都七十高龄了,仍坚持守在最危险的开封,为大宋殚精竭力,我们这些年轻人,难道真愿偏居一隅,任由金人犯我大宋,屠戮汉人?”
“说得好!我们要北上,我们要抗金,要将金人赶出大宋。”
想到金军南下所造的恶行,众人心里的怒火被点燃了,死在金军马蹄下的人太多了,被金军掳走当奴隶的也很多,被金军残忍杀害的更是不在少数。
那段经历宛如噩梦一般,让人害怕且绝望,连反抗的心思都生不出。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已经知道了“将来”,大宋最后还是亡在了异族手中,而且直到灭国都没有收复故土。
太耻辱了。
他们真的愿意就此和金人划江而治?从此汉人龟缩在南边,金人占领北地的沃土,最后引来另外一个虎视眈眈的异族,将仅剩下的土地夺走,世间再无大宋?
不,他们不甘心,若是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后,谁会愿意一步一步走向毁灭呢。
“宗留守是个能臣,还是个好官,我们去投奔他,抵御金人,将金人赶出大宋。”
“赶出大宋!”众人的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决定待会就回家收拾东西北上。
“开封还有岳将军呢,之前那个写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就说过岳将军很厉害,打得金兵……”
“要是能去岳将军手下当兵,说不定将来我也能名留青史,没准还能上天幕考试呢。”
话音刚落,男子发现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他,不由一怔,“怎…怎么了吗?”他就是说说,鼓励一下自己,不行么?
“说得有道理!”
“
太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
男子:“……?”
模拟考场
相较于D考场的反复震惊,C考场平静之下又暗流涌动,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
这次C考场的人基本上都是上回考道德与法治的那批,大家对同考场的人是什么水平都有了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更加慎重对待这次考试。
不慎重不行啊,同考场的都是李斯、萧何、张良、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这种级别,这也就罢了,还有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史学大家,稍微考差点就只能去倒数了。
虽然没这些人考得好不冤枉,但……谁会乐意承认自己不如人呢。
尤其天幕还是古今未所有人都能看得到,不仅在当朝丢人,还要在未来丢人。
他们不想丢人,只能努力写写写,争取多考几分,成绩能靠前一点。
呜呜,又是想去F考场的一次考试。
卷王们也没有轻松到哪里去,卷王一号诸葛亮写完后,不放心又多写了一种答案。
他也摸不准题目的材料到底想表达什么,依他所看,材料一中的杜甫诗写的应该是忆往昔盛世,借以表达对当下的不满;
周匡物的《及第迟》想表达的应该是科举考试的残酷,数人科举,却只有二十二人名字香。王建的《凉州行》写的是蕃人学习汉人习俗……
八竿子打不着,却要问反应了大唐时期的社会现象。
还有材料二,陆游的《示儿L》之前语文考试中就有出现过,很明显就是表达诗人一生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带着满腔的悲慨和遗憾离世,死之前仍旧念着收复故土完成统一。
这个他深有同感,非常能理解。
至于王安石的《元日》就和陆游的《示儿L》、方间的《忆我二首各二十韵》就格格不入了,元日写的是盛世,后面的两首可都是写山河破碎,怀念故土。
和材料一的二首诗一样,也问大宋时期的社会现象。
他已经写了两种答案了,感觉都不大对。
难道还要再写第二种吗?
快没位置了,诸葛微微蹙眉。
靠后排的苏轼一边拿着笔,一边皱眉,他其实挺喜欢F考场的,怎么这回不在F考场了呢。
C考场太卷了。
他的左边是王安石,右边是弟弟苏辙,两个人考试过程中几乎没有抬过头。
偶尔抬一次头被他看见,他好心打招呼,王安石还对他皱眉,弟弟也是一脸催促他答题。
苏轼:“……”想回F考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