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8(1 / 2)

加入书签

力赚钱的良方呢。”

贞筠一愣:“养蚕?”

一旁的蕙心也道:“杨通判,你适才不是说,大纺车是用来纺麻纱的吗?”

杨应奎又拿出了一张图纸,交由贞筠:“师母请看,纺麻和纺丝既然都是对麻缕、丝束来并捻合线,水转大纺车原理又何尝不能用在纺丝上呢?其实早有人根据水转大纺车,发明了丝大纺车,只是由于水权限制,仍选择用人力和牲口拉动而已。而学生和匠人们正是在这两种纺车的基础上,绘出了水转丝大纺车的图纸。”

贞筠的手在微微颤动,她道:“这也一天也能纺一百多斤?”

杨应奎道:“学生还没试过。”

贞筠心中有数,她道:“丝绸乃精细之物,你这器物即便纺得快,只怕丝线品质不高,亦卖不出去。”

杨应奎道:“我中华物阜民丰,自然看不起这些,可那海外的蛮夷见了,必定欢喜得紧。”

贞筠瞳孔微缩,她这时才明白杨应奎的打算,她道:“如将此图纸,献与朝廷,你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何苦还来找我。”

杨应奎一笑:“师母笑话了,要是只想升官发财,如何配入恩师门下。学生正是不想此物沦为织造局敛财之物,才斗胆来寻师母。总不能所有肉都归了朝廷,好歹给老百姓们喝口汤吧。”

贞筠一震,她道:“你希望我怎么做?”

杨应奎道:“师母如能出面庇佑织纺,何人又敢与您争驰呢?”

贞筠当时没有马上答应,她还是赠予杨应奎百两银锭。她道:“你是个为民做实事的好官,这些你拿去调度,任你去做些什么都好。你说得事情,容我考虑考虑再说。”

她与杨应奎分别之后,就给月池去了信,可时至今日都没有答复。这类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贞筠如何不知是怎么回事。

她本来打算先按兵不动,可哥哥的这番话给她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她总不能把所有女子都养在自己家里,如不让她们自己立起来,吃饱饭,一切都是徒劳无用。

她深吸一口气,对自己道:“那就这么试试吧!”

贞筠这厢踌躇满志,可在浙江的严嵩,却开始碰钉子了,先是他派去宁波双屿的探子一个都没回来,后是他在当地看到了严家的族亲。

这些亲人一见他就笑开了花,告诉他,他们已经和衙门签了约,如今是官商。刚刚才卖给外洋一大批瓷器,赚了很多钱。他们还连连夸赞他做官能耐,如今能带着整个严家鸡犬升天。

严嵩只觉一口老血哽在喉头。这群狗官,正事不做,阴谋诡计倒是玩得溜,直接以他的族亲拉他下水。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逼他闭嘴了吗?

第374章 不肯低头在草莽

他们也是想寻个妥善的法子,逐步打通关系,力劝皇爷闭关锁国,可没想到……

佛保最开始还担心, 自己来到浙江不会轻易为人所信,没曾想,严嵩是就差把人给逼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