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1 / 2)

加入书签

,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罢了,月池心下道,来日方长,她才十三岁,慢慢再想办法就是了。

然而,这奇葩的命运总是在同她开玩笑,在她好不容易放松下来,专注于眼前的生活时,它却似脱缰的野马,硬生生将她拉到了悬崖边上。月池跪在香案前,听着这公鸭嗓的太监拖长调子一句一句地念,那些官话套话她此时已是不耐烦听了,她脑子都被一个念头胀满,皇帝还是要召见她!在她搞出这样的事情之后!他到底是怎么了!

皇帝的心思她管不着,也管不了,她只能管住自己,必须得想个办法,推了这桩差事。她正苦思冥想间,眼前就出现一张放大的白脸,吓得她险些跳起来,原来是颁旨的太监腆着脸凑到她面前,将一套蟹壳青色,夹纱料子的衣物奉于她,嘴里还道:“这是钱公公托奴才赠予您的贺礼,钱公公还道,您这样旷世奇才,在民间就如锥处囊中,鹤立鸡群一般,是决计不会被埋没的,这不,果不其然,您的出头之日就到了。还望您飞黄腾达之后,不要忘记我们这些旧友啊。”

月池默了默,他当时说得那句“旷世奇才”,绝对不是褒义吧?这群见缝插针的死太监,她真是受够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中,张皇后也是同样的恼怒,又开始与弘治帝争执:“陛下,您拒绝让奕儿直接入宫,说要经内阁及司礼监考核,一道挑几个好的。这是按规矩办事,臣妾无话可说。可是,阁老与大铛们千挑万选,就挑出了一个这种身份的人物吗!”

她修剪良好的指甲对着名册狠狠戳戳了几下,嘴里道:“这种家世出身的人,怎配陪伴在照儿身边?”

被点名的朱厚照不由翻了个白眼,母后估计也是忘了,在她嫁与父皇之前,张家同样也是寒门小户,若不是依靠后族发家,何至于煊赫至此。而父皇选这样人的想法,他也明白,无非就是希望不要因伴读一职而影响整个朝堂的格局。父亲想着的是如何安抚文臣,母亲想得是如何替娘家牟利,谁都忘记了,选伴读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他吗?哼,拿他做筏子讨好别人,都不问问他的意思,他若是让他们如愿,就不叫朱厚照!

想到此处,他草草行礼告退就离开,徒留帝后二人在屋内吵得热火朝天。从这一日起,他就开始挨个召见名单上的人选,这些打扮得斯文整洁的小书生都是怀揣着欣喜激动的心情入宫,却都是一身脏兮兮,痛哭流涕地出宫。得知消息的弘治帝自然是严厉阻止,可已经晚了,皇太子的恶名已然传遍了朝堂内外。

好几个文士都辗转向弘治帝请罪,说是自己的孩子资质平庸,实在不堪为东宫近臣。弘治帝是仁厚之君,他明白,自己的儿子是心肝宝贝,人家的儿子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啊。明显这些孩子是受了不小的惊吓,否则他们也不会冒着得罪他的危险来请辞。想到此处,弘治帝叹了口气,最后不但点头应允,还赐下不少物件,以示安抚之意。

之后,他就将太子爷提溜到乾清宫来一顿臭骂。朱厚照如滚刀肉一般:“那是他们自己无能,怎能怨我。连这点挫折都受不了,日后如何能担大任。”

弘治帝都被气乐了:“这么说,你还是在考较人物不成,你莫非真想要你表兄独自在东宫陪你吗?”

朱厚照狡黠地眨眨眼:“实话告诉父皇吧,毕竟是母后的侄儿,儿臣也不想做得太明显,否则母后不会干休的。还是等最后那个姓李的到了,儿臣再来个一箭双雕,一道送他们回老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