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 / 2)

加入书签

只是没想到打开钱匣子的那一刹那,他惊呆了:“娘子……”

他们家不是一直很穷的吗?为何会有五十两银子这么多,娘子是如何攒下来的?

冯氏见他目瞪口呆,就笑道:“这是我历年积攒下来的,出门在外银钱多带些,你还得参加文会交际,还要请脚夫搬东西,也不能住太差的地方,这样没法子读书。你放心,我还有几两银钱,再者我还在织布呢,只要我织布,就有银钱用,你别担心。”

“万一我没中呢?”杜宏琛抿唇,看向冯氏。

冯氏笑道:“没中就没中呗,中的是凤毛麟角,没中是常态。没中咱们就再攒几年银钱再去考一次,实在不成,咱俩开始做些小买卖。”

杜宏琛本来以为家里没什么银钱,现在妻子一下给了五十两,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映雪,你们陪我一起去省城吧。”

“什么?”冯氏以为自己听错了。

冯氏当然不愿意丢下一切去省城,这样坐吃山空心里发慌,可女儿听说了却异常坚决:“娘,上次有歹人害爹,爹还有我们,所以能把他救回来,可您不跟着,爹又出什么事儿了呢?娘,我们不如一起去省城吧。”

“可是家里的米粮物什得让人看着……”冯氏也丢不开一大摊子。

若薇却只想娘跟着去,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前世落水之祸,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个照应。

杜宏琛也立马道:“娘子,你这么多年成日辛苦劳作,无一日歇息,这两个月你就当放松些。若是我中了,你就是举人娘子了,也不必这般辛苦了。”

自古就有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做了举人当然就不会连盘缠都出不起了,也不必过分操心家计了。

若薇更是道:“娘,若爹中了,明年咱们还能一起去京里呢,反正锦绣坊在京中也有店,您照样可以织布去卖。”

有父女俩的劝说,冯氏终于是答应了,说实在的,她放心不下杜宏琛,也怕他真的被人害了。

冯氏这么一答应,若薇最是高兴,她默默想着,这次应该就能避开娘惨死的事情了吧!

第21章 省城姨母

一艘小船行在汉江之上,还是早晨,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委曲》里说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正是此景。

若薇随父亲站在船头,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又转头见蘅哥儿正在吃包子,而娘则笑着替他擦嘴,娘常年织布,如今出来一趟,虽然舟车劳顿,可她竟然很惬意,若薇也是心里一酸。

冯氏见女儿一袭青色的攀襟衫子配着白绫裙都这样好看,忍不住对她招手,见她过来后才道:“等会儿太阳就要出来了,可别晒黑了。”

“知道了。”若薇倒是不在意这些。

冯氏又道:“原本我把添妆准备好了,想托人带去给你大姐姐作新婚贺礼,现下陪你爹过来,怕是送不成了。”

送不成才好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