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 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新春假期结束,已是正月初六。

各行各业,陆陆续续开始复工。

电动车已经组装了大半,剩下一些精细的配件,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制作,叶秋莹只能交给机械厂制作。

老百姓年前该买的大件几乎都买了,年后正是复工攒钱的时候,维修店生意也逐渐冷清下来。相比之下,纺织店、服装店却是人满为患。

去年穿红衣出门,都能被唾沫星子淹死,今年各家服装店,已经推出不少颜色鲜艳的衣服。

春晚果然是引领潮流的开始,再加上去年各种个体经营宣传,今年各家服装店不约而同卷了起来,纷纷上架新款。

创新和服务,显然也更加到位。八九十年代,正是服装业兴起的时候。

家电利润高,但成本造价高,也不像食品和衣服,属于寻常消耗品。家电买回去,可能两三年都不会更换。

要不是她不会做衣服,都恨不得投资服装业。

服装业兴起,纺织厂、服装厂自然也多了起来,办厂要买机器,需要定制配件。这就意味着,机械厂旺季来了。生产商需要购买机器,当然得找大机械厂商。

这年头,显然国营工厂会成为首选。

丰源机械厂之前落魄面临破产,各种生产指标很难完成,但经过一系列整顿,又下大资金引入新机器,

焕然一新的丰源机械厂,吸引招商的能力,不言而喻。工厂忙碌起来,叶秋莹每天处理的整机也逐渐变多。

这个时代简易的编织车床,根本就无法与进口纺织机相比,编织程序、仪器精密程度,有着极大差距。

一台普通进口车床,价格甚至比后世还昂贵。

为了研究生产,有时候几十万上百万下去,甚至惊不起一片水花。技术无法引进,甚至有不少国家禁止购买其机器,杜绝技术交流,有时候连砸钱地方都没有。

工业水平能迅速腾飞,达到后世的成果,可见科技人员消耗了多少心血,说是贡献了大半人生都不为过。

不过国内早期,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机器不足,还有大量劳动力弥补。

看着满仓需要处理的配件,叶秋莹暗叹,她也是勤劳致富的一员。

偏偏在这个时候,沈珩将她叫

了过去,问她愿不愿出差去帝都,跟电气化工程小组交流学习?"去机械工业部?"

“对。”

叶秋莹浑身一颤,没想到穿越一回,还能去工信部的前身,机械工业部交流学习?

哪怕是平行时空,哪怕只是一个研究小组,但没准能看见不少国内顶尖的机械研究,值当!她自然是兴奋的,兴奋劲过后又陷入沉思。

过年前,她技术员上岗证、技能证书才刚下来,同时还有职业技术学院认可相关技能证书,但终究只是个编外人员。

“我一个编外人员有名额吗?”

沈珩没想到她能这么快冷静下来,笑着解释。

“确实不容易,不过我打算申请成立一个研究生产小组,项目是研发生产驱动电机,由你带队。"

“我?”

“等项目完成后,申请交流学习的名额也就轻松多了,你有这个能力,由你带队最合适,也是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不妨考虑一下?"

沈珩继续补充道: “你要不愿意或者嫌麻烦,也可以拒绝。”

"小组有几个人?"

"厂里人手奇缺,顶多给你派两三个人,当然我也会帮忙。"

"资金呢?"

“需要的设备和资金,你可以提出申请。”

见叶秋莹犹豫不决,沈珩继续道: “电气化小组刚好有研究电动汽车的课题,用这次项目作为敲门砖,再合适不过。"

过年期间,两人对电气化的探讨,驱动电机应该能打开新思路。叶秋莹思虑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学无止境,多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对她来说确实是诱惑,而且未尝不是一个机遇,结识更多人,学习更高一级的机械知识。

"你先将项目要求说一下,后续我再起草一个具体方案给你。"

八十年代中后期,确实已经有各种电气化设备研究,随着各种石油资源消耗,天然环保的新能源,成了新的研究方向。

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前期有不少方案,直到九十年代技术慢慢成熟,已经能生产出电动汽车。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又分为——动

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

电池技术哪怕是后世,都在持续开发研究中。

至于驱动电机,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

各类驱动电机不仅运用于汽车中,各种机械设备也有驱动电机运转控制,电气化的城市更少不了它。

两人又将项目内容,详谈了片刻,关于工薪和岗位调整也重新做了安排。

工资不仅变多了,工作时间乍一听也变自由了,不用准时准点来上班,实际一想任何时间只要有想法,都是上班时间。

叶秋莹深呼一口气,暗道:一定争取早日完成项目,去电气化研究小组!回到维修部,叶秋莹开始做收尾、交接工作。

刘杰几个人很是舍不得她,知道她是编外人员,但没下想到,就只在维修部待了两三个月而已,刚熟悉又要走。

见几个人一片哀嚎,叶秋莹呵呵干笑一声,无情打断他们。"只是换部门而已,又不是辞职。"

她和几人笑闹片刻,得了沈珩的签字,先去了趟副经理和厂长办公室,得到允许后才找场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室。

一通操作后,叶秋莹在工厂匆匆吃过午饭,准备回家。

正午回到维修店,店里生意淡下来,她原本想着组装新品小家电,顺带教周科和丽丽一些基础的机电知识。

如今看来,还得先将研究项目的具体方案写出来——具体包括研发时间、研发资金、设计方向、应用范围、相关设备、评测检验等等。

叶秋莹没想到就这么埋头一写,竟然写到太阳下山?

好在店里不忙,她伸了伸懒腰,配合周科和丽丽姐做好收尾工作,紧接着关上店门,上楼做饭。她总得有基本的生活技能,学着做一两道菜,尽量不依赖别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毛病。不过招聘钟点女工,一日三餐有人帮忙,确实能省上不少时间。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日后工厂建起来,再请也不迟。她最近攒的钱,几乎都用在老宅翻新上。

年后工人们已经开始复工,拆除老宅危墙、填补地面、修复地砖,还要重新安装门窗。这段时间,工厂一放假,她就赶去看装修进度。

叶秋莹决定亲自安装电路,规划好电路,对于房子来说太重要了。叶秋莹秉去杂念,专心做饭,不然又得焦糊。

>可惜每月中旬,总有那么几天,身子上下浑身不对劲,不是腰疼就是胸胀。果不其然,刚吃过晚饭,大姨妈就来了。

叶秋莹生无可恋躺在床上,小脸煞白想看会书减轻疼痛,可疼得压根看不进去,好在身体还能动弹。

她挪着步子去了工作间,在抽屉里取出一本装订好的设计稿。她拿过笔,打算在空白页,设计家用电器。这些设计稿都是临时起意,隔三差五画一张,用于后续工厂组装生产。

经营的事有周科和丽丽,她这会儿准备多一些产品设计稿,后续面对生产设计,也能不慌不忙轻松应对。

设计图没有什么创新设计,仅仅是符合这个年代,都是基础的小家电。不过比起市面上的小家电,加入了后世的小元素,也变得摩登时尚不少。

相比设计,叶秋莹更加在意的是,如何缩减零件材料的成本,百姓购买实惠,再则也能让利润更为可观。

有利润,一个工厂才能存活。

钱都没了,还能指望惠民,工厂不倒闭都算不错了。不得不说,调理了几个月还是有用的。按照之前几次的经验,别说拿画笔,整个人直接就晕了过去。

两个月的西药和中成药,后续又吃一个月的中药调理,疼痛感是少了点,但她也明显感觉到身体渐渐变虚。

平日多跑几步,都会喘个不停,蹬个自行车去工厂,浑身能出一身冷汗。果然是药三分毒,锻炼食补规律作息,才是王道。

她这会儿因为身体不适,下笔速度极慢,因为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能分散一点注意力。等一张简单的草图出来,她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叶秋莹再也承受不住,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她干脆跟沈珩告了假,顺带告诉他方案做好了,要是着急可以过来拿。

沈珩没想到叶秋莹动作这么利索,中午下班,直接去了趟维修店去取策划案,顺带在商店买了些零食,犒劳叶秋莹。

沈珩去到的时候,人还在屋里休息,他也就不多打扰。取了策划案,直接回工厂。

沈珩坐在办公室才开始审核,他本以为是起稿的草案,毕竟才半天的时间,能想出什么具体方案?

可手中的研发申请表,满满当当一页,详细做了各种规划。

昨天才谈的新项目,半天就做好了方案,

高效率地完全不像是在做一个新项目,倒像是早就了然于心的成熟项目。

沈珩挑对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欣赏之意不言于表!

他挑出了几项做了批改,后续再让叶秋莹修改一番。

第二天,叶秋莹缓过劲,就改善了策划案,最后一版定下后,再由沈珩再签字提交上去。等项目研究方案最终敲定下来,已经是三天后,2月19日。

这个时候,工厂给她调来的参与人员终于到位。

两个老技术员,再加两个技工,加上她也就是整整五个人,简单的驱动电机5个人,已经是绰绰有余。

两个技术员,是年初刚刚调任来的新人,因为机械厂去年肉眼可见的振兴,上头也越发重视下派人手。

两人年纪不小,三十出头。

猛然看见带组的是一个小屁孩,分外不服气。

"凭什么项目带队的维修部的技术员,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孩。"

"小孩也就算了,还是个女技术员,是来当记录员的吗?"

"就是,这小身板,电机能不能拿得起来都是个问题,铜线铁片金属物一堆,你能处理吗?"

两人忍不住在旁嘀咕,声音还不小,叶秋莹想听不见都难。

对方不服也有道理,老员工资历摆在那里,突然来一个年轻轻还没有背景的人带组,混这么多年,难不成白干了?

对于这种问题,也很好处理,直接用实力说话。哪个年代,真操实练出成绩,都值得被尊重。

叶秋莹微笑上前,拿着项目指导书,放在新放置到办公桌上: “你们对这个项目了解多少?对驱动电机又有多少了解?"

"不就是普通电机吗?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次项目主要负责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的研发。"

叶秋莹点头: “驱动电机可以研发生产的种类,有做计划吗?各种类型起到作用效果有何不同,对比方案出来了吗?"

“这……我们才刚调来,没来得及想。

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叶秋莹也不在意继续道: “你们既然了解驱动电机的一些原理,也应该明白,

做出来并不是这么容易。"

见他们不说话,叶秋莹也没有客气。

“除了材质问题,我们能不能试着在驱动电机里加上各种保护措施呢?电机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内置自动保护机制,熔断切断电源机制,有做过设计吗?"

后续叶秋莹又陆续指出几个问题。

例如想要大批量上线生产,如何做到压缩成本,减少工序。

如何提升工艺技术使驱动电机,更加匹配电动汽车,考虑电池性能,适配何种电机做出相应考量。

叶秋莹一长篇下来,不由喘了口气。见两人仍旧不言不语,却是把头垂了低了些,看来不是没有效果,起码稍稍服气了些。

叶秋莹语气不禁缓和了些: “刚才我说的东西,可能有些不够完善,干脆你俩都做个计划案给我吧,也能更快适应工作。"

两人一怔,被说得哑口无言。

哪怕他们心里觉得叶秋莹只是嘴上功夫,可能说出这些问题,显然人家对这个项目了然于心,并且为之下了功夫。

两人也就乖乖闭嘴不再多说,纸上谈兵终觉浅,就看看这小妮子实际工作,有没有嘴皮子利索。新的工作间不大,在车间一角,加了隔板临时加盖的小工作间。

所以三人争吵这事,被不少人瞧见。

沈珩听到风声后,连连皱眉。

想着两人对电气化有研究,应该对叶秋莹有所帮助,谁想到刚过去就这么刺头?这是仗着资历,瞧不起新人是吧?

不过后面又听说叶秋莹将人怼得无话可说,又忍不住笑出声,谁说不能带队,这不是有板有眼,干得挺好。

接下来的日子,叶秋莹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小组里。

靠着几张设计稿,也彻底让两个中年技术员服气,基础设计稿已经交给小组人员,用于第一次打样制造。

缺失的零件和设备,只能向上头申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