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2 / 2)
还好他送的东西多,带着那么多礼物,他们速度肯定不快,应该能追回来……吧?
在回北平路上看视频的朱高炽兄弟:……
他们对视一眼,扬起马鞭狠狠抽在马屁股上。
“这些东西不要了。”
“陛下命我等速速回北平,我等自然得谨遵上意。”
朱高炽肉疼似的看了这几车东西最后一眼:要打仗了,这些东西可都是军费啊!
“大哥别看了,等咱爹成了皇帝,想要多少钱都有,不必在意朱允炆给的这点小钱。”朱高煦大剌剌地说道,毫不遮掩话里的轻蔑不屑。
他对朱高炽这个燕王世子很不服气,他哥体弱多病,胖得不行走几步就喘,还是个瘸子,凭什么能当世子?
就凭他出生早?
虽然朱高煦在上一个视频里被曝光未来谋反未遂,但朱允炆和齐泰等人商量一番后,没对朱高煦做什么。
朱高煦谋的是朱瞻基的反,又不是他朱允炆的。
再者,朱棣是征北大将军,未来手上极有可能握着兵权。
朱高煦为人狠戾,不服朱高炽这个燕王世子,两人迟早会有一番争斗。
到时候朱允炆说不定能借机收回朱棣手里的兵权
朱高煦回北平路上还在担心他爹会不会对他怎么样,直到这条视频出现,他已经完全不担心了。
大战在即,爹那儿肯定缺人,手上能有多少像自己这种会领兵又能完全信任的将领?
只要自己在战场上好好表现,就能让爹回心转意,立他为世……不对,是立他为太子。
-
【那么在洪武三十一年到三十五年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能让朱元璋特地从皇陵里爬出来传位给朱棣呢?】
【这就得从洪武二十五年说起,这一年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归来,感染风寒病逝。同年,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成为大明新一任的储君。】
【老朱坚持嫡长子继承制不动摇,他的嫡长孙朱雄英八岁夭折,太子妃常氏生下嫡次孙朱允熥后薨逝,朱允炆之母吕氏被扶正,朱允炆就这样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也有种说法是朱允熥的外家太厉害,如果朱元璋骤然驾崩、幼主登基,极有可能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所以他才选择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太子妃常氏是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女,即使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去世,她还有个舅舅——大将军蓝玉。
如果朱标或者是安全长大的朱雄英登基,蓝玉就是他们的助力。
两位成熟的君主能够驾驭住这位桀骜的大将军舅父/舅爷。
可如果是年纪尚幼的朱允熥登基,那就说不准了。
谁知道他舅爷会不会欺负他年纪小,自己把持朝政?
【至于为什么朱标刚死,朱元璋就急着立皇太孙呢?当然是不想给他的其他儿子们胡思乱想的机会啦。】
【老朱觉得多子多福,当上皇帝后可劲儿生,足足生了二十六个儿子,但是有太子朱标压着,他们也没起什么争夺皇位的心思。这会朱标一死,不能服众的朱允炆成了储君,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虽然有种说法是朱棣早就有谋反的心思,但我个人觉得朱棣本来是不想谋反的。如果真要谋反,他怎么会把几个儿子送到京城?他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这就等于是往朱允炆手上送人质?】
【可惜朱允炆步步紧逼,终是把他四叔逼上了谋反之路。明朝实行藩王制,朱元璋本意是想让藩王监督地方、拱卫京师,把天下牢牢握在他们朱家人的手里。】
【但他忘了,对于他自己来说,藩王是他的儿子,他可以交付信任,也不用
担心藩王会谋反,而对朱允炆来说,藩王是隔着层关系的叔叔,是会威胁到他的人。】
光屏之上,年纪虽大但精神头十足的朱元璋得意地对他的皇太孙说:“我让你的叔叔们守卫边疆、防御外敌,这样你就能拥有一个安宁的大明了。”
朱允炆皱眉问道:“外敌来袭有叔叔来对付,可叔叔不安分,又让谁来抵御呢?”
朱元璋被他孙子问住了,于是把问题抛回去:“你觉得该怎么做?”
朱允炆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实在不行就削地、换人,再不行便出兵讨伐。”[2]
正在看光屏的周王朱橚,准确地说是庶人朱橚看见这一幕,嘴里骂骂咧咧:“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呕,放你娘的狗屁!”
他放下铲子,一边把当地人新给他寻来的陌生野生植物栽进土里一边回忆自己被从人从开封提溜出来的那天。
他妈的,他那天在府里啃鸭子,没啃几口那狗日的李景隆就来了,把他从府里拖走打包送到云南。
凭什么先对我下手!软柿子就可以随便捏吗?[3]
朱橚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就回到了一个熟悉的地方——云南。
他还记得到云南的那天,几个眼熟的乡民见到他的那副疑惑的模样:“王爷,您咋又来了?”
洪武二十二年,朱橚被朱元璋流放到云南。[4]
洪武三十一年,朱橚被朱允炆流放到云南。[5]
朱橚:你们爷孙俩就知道把我往云南赶是吧?!
第一次来云南时,朱橚满心幽怨。他在这呆了两年才回去,因见云南缺衣少药,百姓时常生病,回开封后便命医师编纂《袖珍方》以救民。他还设立了植物园,种植各种野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
一回生二回熟。
第二次来云南,朱橚的心态变了。云南这么多他没见过的植物,对他的研究肯定很有帮助。
他一点也不生气,真的。
“哼!让老头子看看他的好太孙是怎么对待我们哥几个的,最好狠狠揍他丫的!”
↑返回顶部↑